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😀
下文是 PD. Dr. Christoph Binkelmann 在2025年6月11日于巴伐利亚科学院为谢林250周年纪念大会所致的开幕辞,以及他为 Leonberg(谢林出生地)主办的“谢林年”活动写的介绍词。Binkelmann 本科毕业于波恩,硕博都在海德堡,师从大名鼎鼎的 Rüdiger Bubner,毕业后辗转慕尼黑工业大学、锡根大学、慕尼黑大学,最近在弗莱堡完成了教职论文(Wissen des Nicht-Wissens. Tendenzen des kritischen Skeptizismus,2021),于2023年起任国际谢林协会的主席。单纯说了点正确的废话,权作纪念。
女士们,先生们:
能在这个地方,或者更确切地说,在这个机构向谢林致意——因为谢林工作的“地方”其实距离这里还有几百米远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在谢林的慕尼黑时期,他曾在此工作超过三十年——从1806年到1841年,中间有七年的中断,那时他因天气原因搬到了埃尔朗根。在接下来的三天里,我们恐怕很难理解为何这里的天气会被说得这么糟糕,不过谢林大概确实会抱怨这里太热了。
正如刚才所说,今天我将以双重身份向各位致欢迎词。首先,我是谢林研究与文献整理中心的一员,该中心在巴伐利亚科学院已有50年的历史,它存在的时间甚至比谢林本人在这里工作的时间还要长。正如您在入口处所见,我们整理出版了谢林的历史-批判版全集,现在我们又在进行一项新的混合型遗稿整理工程(Hybride Nachlass-Edition),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三年了。在本次大会期间,您将听到更多关于我们近年工作的介绍。
其次,我也代表国际谢林协会理事会向您致意。该学会几十年来一直是德国乃至全球谢林研究的重要支柱之一,尤其是通过与其他谢林协会(尤其是日本和北美)的合作,我们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。如果您喜欢这次会议,请不要只是在Google上打个五星好评,而是成为谢林协会的一员,入口处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相关资料。
能看到我们从世界各地的与会者齐聚一堂——从多伦多到东京,从奥胡斯到澳大利亚——这实在令人激动。道路或许无法将这些地点相连,但我们却实现了这一点。
我们即将迎来紧凑而充实的三天,共同探讨谢林的哲学思想。现在要提到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我们的日程相当满。因此,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安排——虽然刚才已经有些偏离了计划,但我们当然希望能尽快回到时间表上来。
我们也遗憾地通知大家,会议日程中有几处小的变动,昨天已经通过邮件发送给您,会议入口处也有最新的纸质版可以领取。
我在此还要特别提一句:明天晚上我们将迎来一场重要的晚间讲座,由 Markus Gabriel 主讲。届时不仅我们大会的全体与会者都会参加,还会有另外大约250位来宾。
谢谢!

亲爱的谢林同志们:
今年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·威廉·约瑟夫·谢林诞辰250周年。他于1775年1月27日出生在莱昂贝格。长期以来,谢林一直处于德国古典哲学其他伟大代表人物(如康德、费希特和黑格尔)的阴影之下。直到20世纪下半叶,他在哲学研究中才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赏——最初在欧洲和日本,现在也扩展到了中国、北美和南美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谢林迄今未发表的著作陆续出版,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,这是人们对他兴趣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除了他涵盖自然、历史、艺术到上帝等广泛领域的哲学思想外,他的思想魅力还在于其对无意识的探讨、对自然的整体理解,以及人类自由的理论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。
我诚邀您在2025年参加我们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莱昂贝格哲学家而举行的活动,一起在21世纪重新思考谢林。
Christoph Binkelmann 国际谢林协会主席

notion image
慕尼黑的谢林雕像位于市中心 Maximilianstraße 42,民族博物馆大门口。正面写的是:“Schelling, Der grosse Philosoph.”(谢林,伟大的哲学家)背面写的是:“Errichtet von seinem dankbaren Schüler Maximilian II., König Bayern.”(学生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连二世敬立)众所周知,慕尼黑大学门口的主街就叫 Schellingstraße,所以当谢林是巴伐利亚的国家哲学家也不为过,就像黑格尔在柏林的地位一样——黑格尔虽然没当过首席经筵讲官,但当过国子监祭酒啊!
 
【桶里掏饭α】并非欧洲饭桶(持续更新)【推理研究α】为什么推理小说要描写杀人?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