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我一直很喜欢《三体》。虽然刘工文笔平平,但他构建的故事已经塑造了大陆年轻人的宇宙想象,黑暗森林几乎成了我们思考宇宙时难以摆脱的比喻。
我也一直很讨厌《三体》传达的价值观。说不定我并没有读懂刘工的原意,尽管我觉得他的想法在程心身上暴露得过于明显。但现在我不想从女性主义批评入手,也无意借刘工的政治倾向来讨论他的经历对作品的影响。而是打算聊聊“宇宙社会学”的公理。
宇宙社会学由两条公理和两个基本概念构成。两条公理是指:
(1)文明的第一要义是生存。
(2)宇宙中资源总量确定,文明却不断膨胀。
两个重要概念是指:
(i)猜疑链:由于相互怀疑,宇宙间的两个文明基本无法发生善意且有效的交流。
(ii)技术爆炸:低级文明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爆炸性技术增长,使得低级文明的技术可以超越高级文明。
(毕竟我这是「严肃」评论,就「严谨」地查了「百度百科」的「黑暗森林法则」……然后发现居然有四种理论形式!三体学恐怖如斯。)
不说其他,至少我之前看公理(2)都还算顺眼,但就是感觉和我读过的其他“太空歌剧”有本质上的差异。直到最近我在Adams的《宇宙尽头的餐馆》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:
众所周知,宇宙中存在无限多颗行星,这只是因为有无限大的空间来容纳它们。然而,并非每颗行星都适合居住。因此,有人居住的行星数量必定有限。任何有限数字除以无限大都小得不值一提,故而宇宙间所有行星的平均人口可视为零。由此可推,整个宇宙的人口也等于零,你偶尔遇见的任何人都不过是精神错乱的幻想产物而已。(亚当斯,2012)
忽略这段话中标准的Adams式幽默,我们可以轻松地把握到他和刘工的根本区别:对无限宇宙的体认。
公理(2)告诉我们,《三体》的宇宙可不是什么平均人口等于0的宇宙,更不是什么拥有无法穷尽的边界的宇宙。它的言下之意是:不断增长的文明总有一天将占据宇宙全部的资源,甚至填满整个宇宙。故而,《三体》的宇宙观完全是无限宇宙的对立面:黑暗森林里根本没有多少资源,反而塞满了文明。刘工的宇宙异常拥挤,以至于在遍地都是的文明里,反而是宇宙成了“有限者”,平均人口至少等于1。我不知该赞美文明的伟力还是感叹宇宙的狭窄。(这大概会让人轻易地想起霍布斯和洛克对自然状态的设定)
《三体II》有一个让我印象极深的画面,罗辑跌入湖中,望着满天的星星,他的内心中生出无限的恐惧,双手无力地抓来抓去,突然领悟了黑暗森林法则。
《我的三体》S2E6
《我的三体》S2E6
说句老实话,「一只手伸向天空、想抓住星星」是SF中最常见的姿态之一,但所蕴含的情感与罗辑当时的心境完全不同:人类伸出手去摘星星,想表达的往往是对无限宇宙的探索欲甚至是征服欲——“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”(88版《银河英雄传说》的同名外传)。但趋动人们去探索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征服欲,可能仅仅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,就像人类踏上南极大概不是为了征服企鹅(虽然给经费的人大概真的这么想)。不过,我们完全可以脱离殖民者/拓荒者这个视角来看待探险家。这个形象在SF中一般呈现为永远向未知出发、永远漂泊的太空旅行者,拿《银河系漫游指南》来说,就是衣衫褴褛的“漫游者”。我想,这大概是宇宙与星空在人心中激起的最纯粹的情感,而这种情感并不总是控制和征服。
《三体》里既没有这种形象,也没有这种感情。刘工鄙夷这种不理性,舰队和母星一旦断了联系,就会陷入黑暗森林中自相残杀,死前不忘说句“真他妈黑”,哪里还有机会肆意漂泊。其原因在于,罗辑抬头看到的不是耀眼的星河,而是黑洞洞的枪口;不是未知,而是毁灭。毕竟,面对一个恐怖的宇宙,还有什么探索的乐趣可言呢?刘工的宇宙是封闭的,身处其中的人类,彻底失去了他们的祖先年轻时向往的“伟大的外部”(the great outside)——在《三体》中,地球的外部被否定,宇宙的外部被悬搁。而这样一个宇宙,如前所述,是黑暗森林理论的必要条件。
再换个角度来说。很多人评价田中芳树的《银河英雄传说》不是SF,而是架空历史小说。原因在于,田中从一开始就给定了宇宙的范围(银河系):同盟、帝国以及联通两边的伊谢尔伦&费沙回廊。整个故事因此也就成了圈定范围的捉对厮杀,从而失去了“外部”。毋宁说,田中要达致这种情形,就必须舍弃外部。所以,就算他把舞台从银河系搬到M78星云也没有任何影响。帝国皇帝莱因哈特之死,不正是因为他早早地征服了全宇宙而失去了对手吗?也幸好田中没有网文和民工漫的连载压力,要不早就莱因哈特早就复活去打三体人了。很明显,为了历史感,《银河英雄传说》牺牲了外部、他者和异常,因此很难归类于“幻想”。
与之相似,比起一般的科幻小说,《三体》的史诗氛围更加浓郁、政治倾向更为明显,为此,刘工写下了宇宙社会学的公理2,也就不得不和田中一样抛弃了外部——若非如此,哪来什么“宇宙社会”?更谈何“-logy”?说到底,为什么宇宙生物需要有社会?为什么需要有公理?其实刘工大可把舞台放在尚杳无人烟的地球,讲述一个平行世界的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。只是,如果刘工的宇宙真的和我们的世界没什么两样的话,读者多少应该保持警惕……比如再仔细想想“猜疑链到底成不成立呢”之类的问题。
我佩服刘工的创作,但还是说了那么多。这多少算是我阅读SF的一点感想,大概也源自于对宇宙的那么一点尊重:The world is wide enough.

“这是不论哪个时代,不管哪个世界,被反复地做过无数次的动作——人们总是持续地把手伸向够不到的地方。”(88版《银河英雄传说》大结局)
“这是不论哪个时代,不管哪个世界,被反复地做过无数次的动作——人们总是持续地把手伸向够不到的地方。”(88版《银河英雄传说》大结局)
留档(2025/05/21),原文发在豆瓣上,现在删了。
【菓学研究α】绕向远路之后【颇悔少作δ】《笑傲江湖》中的阉割意象
Loading...